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3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建设人间净土论(2)

    服务者。今欲实行建设人间净土之愿,必如是而后可。否则、其愿虚设,艰征实效。由发心普为世间人而作如是施舍,普为世间人离苦得乐,而服务三宝及人间世,万善之行于此皆具。精进坚固,求不退。故无量寿经云:  ...退,而奉佛等先觉为师,依佛十善等法而行,与三乘贤圣僧为友,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。故吾人建设人间净土,当了知本具佛、法、僧之性德,而以归依佛、法、僧为根本。   丙 保持身命资产之安全法  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944318.html
  • 佛教与中国文学(1)

    国王,名曰尸毗,所都之城号提婆底。地唯沃壤,人多丰乐。统领八万四千小国,后妃彩女其数二万,太子五百,臣佐一万。王蕴慈行,仁恕和平,爱念庶民,犹如赤子。是时三十三天帝释天主,五衰相貌,虑将退。彼有近臣...尽,鸽身尚低。以至臂胁身肉都无,比其鸽形,轻犹未等。王自举身,欲上称盘,力不相接,失足地。闷绝无觉,良久乃稣。以勇猛力,自责其心。……尔时大王作是念已,自强起立,置身盘上,心生喜足,得未曾有。……...

    张中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1844569.html
  • “学空不证”之研究

    明言:  若不为般若波罗蜜所护,于二地中当一处,若声闻地,若辟支佛地……。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故,当知是菩萨不中道退转。(大正8,560a~b)  大乘的般若波罗蜜是信解一切法空,生死即涅槃。如上第...大都用来称二乘的证入涅槃。菩萨在修学中,是以证“实际”为戒惧的。因为证入涅槃,就退二乘地,不能再成佛了。印顺导师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p.656。  [21] 《大品般若》卷21言:“菩萨未...

    释如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345081.html
  •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

    的考验,以致道心退,非常失望,就离他而去,到达波罗奈国(varanasl)的鹿野苑(Mrgadava)自修苦行去了。 释迦牟尼既已恢复体力,便自入尼连禅河淋浴,洗过去劳形苦志的积垢,身心异常愉快,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845114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(1)

    此非指“道谛”的无间等),究竟于苦边。  浅的无相定是可能会退的;深的则是见灭得道,成为圣者;最究竟的,当然是一切烦恼空,阿罗汉的不动心解脱(akuppa-cetovimutti)了。[35] 分别...所谓:二世有,二世无;一切有,一切无;中阴有,中阴无;四谛次第得,一时得;(罗汉)有退,无退;使与心相应,心不相应;心性本净,性本不净;已受报业或有,或无;佛在僧数,不在僧数;有人,无人。  上座部(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245314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論》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

    众生、利济一切众生为弘愿的。而这难行深远的路,如没有大悲心为基础;是容易退,不想前进,而转向求取二乘果为败坏菩萨。但只有悲心是不够的,更要有悲行才可。如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云:  此但忆想未有实事,欲令...求福德果报或生梵天、怕三恶道,而修四无量心,即不名为无量心。所以行者应改变修学心态─为除烦恼能证涅槃而来修持。  其次,当行者能增广行缘直至无量后,即应反覆的多加修习,直至慈心坚固不变,才能名为“...

    釋海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645475.html
  •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(1)

    以仗佛力故,无退之险,无步行之苦,如乘船之乐。  与难行道相对,易行道则有‘一、速、必’三特点。‘一’者一行:但称名号,不须修诸难行。‘速’者快速:此生即得往生成佛,不经多生多劫。‘必’者必定:称名...?如舍利弗之圣者,尚经不起天人考验而退失菩提心,何况凡夫?故经言:‘自未得度,欲度人者,无有是处。’纵有利他之心,若无利他之力、利他之行,则菩萨道但成一空言耳。凡夫所发悲心,多如画水,瞬间即逝,必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545513.html
  • 道绰、善导与唐代净土宗

    强调一切凡夫乃至“恶人”皆可往生净土,达到不退恶趣、声闻和缘觉二乘的菩萨境地(“大乘正定聚”)。本来在《无量寿经》中是说犯五逆罪(害母、害父、杀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僧)及“诽谤正法”者是不能往生的,但在...上说,在五浊之世,求证不退转(阿跋致)的觉悟境界非常困难,这是因为有“外道”、“恶人”对佛法进行破坏,扰乱修行者;小乘修道者自私自利,不去教化众生;普通众生又颠倒善恶因果;全靠自力修习佛法,而不靠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645516.html
  • 你心里有桥吗?(2)

    烦恼习气根深蒂固,又负荷着无始以来如山的罪业,积累着日益加重的迷惑,纵有佛性之宝,亦不易将之开显出来,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,于解脱路上一再退。  睹见人间此种情形的阿弥陀佛,悲悯苦难和恐惧的众生,...,询问狱卒。狱卒道:"佛弟难陀以出家功德,得生天上,但又因贪恋五欲,天福享尽之后,此地狱,我们烧开了锅正等着他呢。"难陀这才明白,不了生死终不得究竟安乐,于是祈求佛陀慈悲救度。  2、观照无常  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045662.html
  • 杨文会的编藏思想

    疲懈,心逐境转,往往走入歧途而不自觉。故必以深妙经论消去妄情,策励志气,勇锐直前,方免中途退也。[23]   当然,说净土法门有一定的局限,并不是说杨文会对净土有贬斥之意。对此,杨文会讲得很清楚: ...不等观杂录》卷1,页18b,载于《杨仁山居士遗著》册7,金陵刻经处本。   页186   本朝初年,禅宗鼎盛,著述家纯疵间出。近世以来,僧徒安于固陋,不学无术,为佛法入支那后第一坏之时。[31]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645811.html